“十五五”時期,我國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和發展趨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概述
1. 關鍵階段:“十五五”時期是中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,是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階段,也是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的沖刺階段。
2. 工業化、城鎮化、人口結構轉換:“十五五”時期,中國經濟社會面臨三個重大階段轉換:工業化進程的階段轉換、城鎮化進程的階段轉換、人口結構的階段轉換。這些轉換對產業、區域、財政、金融等帶來影響,并蘊含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。
3. 產業轉型升級: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化進程基本完成,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更為緊迫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。
4. 人口結構變化:“人口數量紅利”減弱,人口結構老齡化和少子化挑戰加劇。
5. 基建投資結構變化:基建投資的項目結構將發生變化,包括地下管網、市政道路等低現金流回報項目的占比上升,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增多。
6. 經濟發展特征:創新驅動成為經濟新引擎,綠色經濟加速發展,產業結構調整深化,消費市場的多元化,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。
7. 政策取向: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和持續性至關重要。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,統籌促發展和防風險,新型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、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,塑造發展新優勢,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。
8. 全球經濟影響:受勞動力供給增長放緩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減速等因素影響,全球經濟增速繼續放緩,公共債務率繼續攀升,而我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。
9. 綠色低碳轉型:“十五五”時期是我國加快推動新能源技術落地應用,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。
這些特征和政策取向為中國“十五五”時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框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