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河北省特色小鎮規劃布局方案》近日發布,河北省特色小鎮發展格局也由此確定。河北省明確提出,要立足各地基礎條件,到2022年,力爭培育創建1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、人文氣息濃厚、生態環境優美、功能疊加融合、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。
這些特色小鎮要建在哪里?特色是什么?小鎮的培育創建采取什么樣的模式?
建在哪 以“一環兩帶三軸”為重點區域
在國家政策鼓勵帶動下,全國多地都在創建特色小鎮,有些地區出現了比拼數量、定位雷同的現象。在此過程中,如果缺乏理性規劃和引導,可能會導致特色小鎮建設出現重復和過剩,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。
“雖說特色小鎮是‘生長’出來,而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,但在特色小鎮的布局上,政府還是應該因地制宜,有所引導。”業內專家表示。
目前看,河北省82個特色小鎮分布比較合理,全省11個設區市均有分布,體現出了明顯的地域特色。
未來河北省的特色小鎮將重點分布在哪些區域?近日發布的《河北省特色小鎮規劃布局方案》給出了明確答案。
上述方案提出,到2022年,河北省特色小鎮建設取得較大成效,力爭培育創建1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、人文氣息濃厚、生態環境優美、功能疊加融合、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。
“首要目標是要實現布局結構比較合理。”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,按照方案的規劃,到2022年,全省特色小鎮建設的總體布局基本形成,業態結構較為合理,形成一批連城帶鄉的衛星鎮、產業聚集的專業鎮、人氣旺盛的明星鎮。
統籌考慮區位特點、資源條件、產業基礎、城鄉規劃、生態保護等因素,方案明確了以“一環兩帶三軸”為重點,努力構建布局合理、疏密有度的特色小鎮發展格局。
“一環”,即環京津特色小鎮發展區。主要是位于京津周邊的縣區,發揮區位優勢,重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創新成果轉移轉化,結合本地產業、文化特色,打造一批承接疏解、創新創業、專業集聚特色小鎮。
“承接疏解小鎮是具有河北特色的,毗鄰京津的區域優勢,讓河北的特色小鎮比其他地區多了一個重要的渠道。”業內專家指出,京津兩地一方面擁有產業發展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絕對優勢,另一方面,還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。
“比如在大健康和養老領域,承接北京優質的醫療資源,利用張家口、承德等地的生態優勢,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康養小鎮,將是未來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。”專家稱。
“兩帶”,即燕山太行山特色小鎮發展帶和沿海特色小鎮發展帶。燕山太行山特色小鎮發展帶,主要是地處燕山、太行山區的市縣,重點圍繞發揮旅游休閑、健康養老、綠色產品供給等優勢,謀劃建設文化旅游、健康養老特色小鎮。沿海小鎮發展帶,主要是沿渤海的縣區,重點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特色產業培育壯大和發展沿海經濟,謀劃建設一批專業集聚、文化旅游特色小鎮。
“三軸”,即沿京廣、大廣、石黃等交通干線,形成三條特色小鎮發展軸,主要是位于沿交通軸線附近的縣區,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壯大、特色制造升級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,培育一批專業集聚、創新創業、文化旅游特色小鎮。
建什么 打造五類特色小鎮
與傳統工業園區相比,特色小鎮是一個融產業和生活為一體的綜合區,具有明確產業定位、文化內涵和旅游功能,是一個以產業為核心,以項目為載體,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活生生的生命體。
業內專家指出,目前,部分地區仍以工業園區、產業集聚區的傳統思維謀劃特色小鎮建設,對其產業、文化、社區等多種功能的融合考慮不夠。有些地區創建特色小鎮不深入挖掘傳統產業特色和人文地理環境,寄希望于商貿綜合體等新建或重新整合包裝的載體。這些無疑會步入概念認知的誤區,對特色小鎮的建設有害而無利。
未來,河北省的特色小鎮將重點瞄準哪些產業?
省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說,《河北省特色小鎮規劃布局方案》按照“突出重點、差異發展、分類推進”的原則,立足各地基礎條件,因地制宜明確了發展重點。
比如,在京津周邊和雄安新區謀劃建設一批定位明確、特色鮮明、功能集中、規模適度、專業化發展的承接功能疏解小鎮。
發揮環京津地區區位優勢,以承接新興產業、現代服務業轉移和科研教育、醫療衛生等功能疏解為主要內容,每個小鎮選擇一個產業或功能作為主攻方向。
這些小鎮要加強科技研發、生產配套等服務平臺建設,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,優化生產、生活、生態環境,增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承接能力。
在發揮環京津的優勢,承接功能疏解上,廊坊和保定條件更加優越。
在廊坊,正在培育創建的香河縣機器人小鎮、大廠影視小鎮、安次區印創小鎮等,吸引了大批來自京津地區的企業。
在保定高碑店市,白溝電商小鎮、智能科技小鎮同樣瞄準的是京津資源。
據了解,高碑店智能科技小鎮位于高碑店開發區,整體規劃3.2平方公里,重點發展智能制造、節能環保、互聯網傳媒、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的特色產業集群,未來要形成集科技創新、科技研發、科技成果轉化、總部辦公、中試制造等全產業鏈功能于一體的科技小鎮。
“特色小鎮的一大功能,就是聚集創新創業的新動能,為高質量發展先行先試。”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。
為此,方案提出,未來河北省要圍繞培育發展新動能,建設一批以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地和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初創地為特征的創新創業小鎮。
這些小鎮將以科技園區、新興產業基地和科研教育資源集聚區為依托,以打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空間為主要任務,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攻方向。
因為看好通用航空未來,石家莊欒城區著力打造了一個航空小鎮,最近幾年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場石家莊通用航空展和飛行大會。
這個小鎮主要依托原有產業優勢,打造航空配套制造、商業休閑、航空培訓、航空文創體驗、會展銷售五大產業板塊,并圍繞航空產業,開展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,吸引航空創新產業和技術入駐航空小鎮。
而在張家口市橋東區,一個飛行小鎮也在建設中。
飛行小鎮依托張家口寧遠機場優勢,采用“一區兩園多中心”的布局設計,建設空港經濟產業園和通航經濟產業園,形成以張家口為中心,輻射全國各個城市的通航運輸網絡。
抓住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巨大機遇,飛行小鎮在產業上瞄準了冬奧會空中保障服務基地、航空企業總部、通用航空研發基地、私人飛機服務中心、模擬培訓中心航空物流基地、航空文化創意產業園。
除了這兩類小鎮之外,河北省還提出,圍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,打造一批專業集聚小鎮;圍繞提升旅游消費品質,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小鎮;圍繞滿足大健康需求,打造一批健康養老小鎮。
怎么建 制定標準實行積分制創建
在特色小鎮的建設模式上,河北省提出,借鑒國內發達地區成功經驗,結合河北省實際,特色小鎮建設要在產業特色、功能特色培育上探索適合的發展模式。
總體上看,河北省提出了六種建鎮模式:業態更替型、升級再造型、筑巢引鳳型、龍頭帶動型、挖掘拓展型、聚集互促型。
業態更替型特色小鎮,將對于產業低端低效、環境污染嚴重、發展難以持續的園區,通過對原有產業進行清理、淘汰,對原有建筑進行改造、再利用,重新規劃區域內功能分布,完善配套設施,打造優美環境,引進新型、高端產業,騰籠換鳥、脫胎換骨,形成全新業態、全新形態的特色小鎮。
業內專家表示,實際上,對河北省而言,升級再造型特色小鎮客觀上更多一些。
對于傳統產業比重大、創新能力不足、企業競爭力弱的產業聚集區,通過企業整合、工藝流程再造和新技術應用,提高產品品質,擴大品牌影響力,實現產業層次和效益大幅提升。
正在培育創建的衡水安平縣絲網小鎮,邢臺清河縣羊絨小鎮、寧晉縣電纜小鎮、平鄉縣童車小鎮等,都屬于這一發展模式。
在平鄉,童車小鎮將傳統自行車行業融入科技、文化、時尚等元素,拓展產品展示、消費體驗等功能,延伸產業鏈條,發展關聯衍生產業,實現“老中生新”,形成產業層次明顯提高、發展活力和后勁明顯增強的特色小鎮。
“在培育創建特色小鎮過程中,河北省要研究制定特色小鎮創建標準,實行積分制創建,按照不同產業定位,分類設計共性指標和專項指標。”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。
“積分制創建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嘗試,可以對特色小鎮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。”業內專家認為,客觀地說,并不是所有特色小鎮最后都能夠成功,對特色小鎮要有動態管理機制。
為此河北省特色小鎮規劃方案明確提出,創建對象年度考評不合格的退出創建名單,培育對象進度較快的納入創建名單,難以繼續實施的予以淘汰,加大特色小鎮謀劃儲備力度,形成創建一批、培育一批、謀劃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。
同時,河北省還將在土地、資金、人才等多個方面,加大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支持力度。
比如在資金方面,鼓勵和引導政府投融資平臺和財政出資的投資基金,加大對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的支持。建立常態化融資對接機制,加強金融機構與小鎮融資對接,多渠道為小鎮建設提供融資支持。
在人才支撐上,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帶技術、帶成果、帶項目來小鎮創新創業和轉化成果的,按照省引進人才政策給予資金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