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2020年前后初步形成老齡產業政策體系的基本框架
近年來,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重,養老產業日益受到社會和政府的重視,中央明確做出了大力發老齡產業的戰略部署,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,地方政府自覺發展區域老齡產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。積極貫徹落實老齡產業的具體部署。預計到2020年前后初步形成發展老齡產業政策體系的基本框架,涵蓋國家專項產業目錄、土地、金融、稅收、產業組織、物流、人員。
2025年前后迎來老齡產業黃金井噴期的歷史性拐點
在醞釀老齡產業這一概念之初,中國老齡產業的市場剛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、醫藥等少數領域。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發展,在上述領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的同時,老齡用品中的電子、助行、康復、護理器材、喪葬等市場剛性有效需求呈現良好發展態勢,老齡服務中的老年病醫院、老年護理院以及居家服務機構成為老齡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領域,老齡金融中的保險、理財和長期債券等領域也有了積極進展。據測算,到2025年前后,中國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將海量增加,將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成以上,預示著中國老齡產業黃金井噴期的歷史性拐點在2025年前后。
2025年前后將形成供需兩旺的良好態勢
未來,中國老齡產業的市場供給將更加充裕。當前,由于只有部分剛性有效需求,老齡產業的供給沖動被巨量無效需求所壓抑。隨著剛性有效需求的快速增長,預計在2020年前后,巨量市場供給將得到釋放,老齡產業市場供求矛盾將得到緩解,但仍然潛伏巨量供給沖動,并在2025年前后隨著黃金井噴期的到來得到充分釋放。需要關注的焦點是,要跟蹤有效剛性需求的變化態勢設計產業的發展戰略和運營策略,尤為重要的是在剛性有效需求戰略的導向下發展有效產業鏈、培育成熟業態,為迎接黃金井噴期到來做好充分準備。
混業經營戰略將成為中國老齡產業發展的主流模式
中國老齡產業各板塊將逐步形成協同發展的態勢。目前的狀況是老齡服務市場先聲奪人,老齡房地產炙手可熱,老齡用品市場整體發展緩慢,老齡金融市場逐步覺醒。到2020年前后,老齡用品業和老齡服務業將會有更好的發展,老齡金融業開始全面試水,老齡房地產業規范發展。到2025年前后,四大板塊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,但老齡金融經濟總量將遠遠超過老齡用品和老齡服務經濟總量,老齡房地產經濟總量難以估量。與此同時,老齡用品和老齡服務是實體經濟,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老齡金融不僅有利于老齡產業健康發展,而且關系到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。這決定了,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集團,在發展老齡產業上必須樹立混業運營的戰略理念。
中國老齡金融業前景不可限量
到2020年前后,相關金融產品大部分可以面世,部分金融產品如保險類金融產品將取得較好業績,到2025年前后初步建成中國老齡金融業產業體系。老齡金融業是整個國家金融業的核心之一。中國的老齡金融業將是未來全球最大的老齡金融市場。隨著金融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和全社會養老金融準備意識的快速增強,保險類、信托類和房地產類老齡金融市場將會優先發展。
據測算,到2020年前后,保險類老齡金融市場將得到快速發展,到2025年前后開始進入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的歷史性大逆轉;房地產類老齡金融市場在2020年前后進入第一個快速增長期,在2030年前后進入峰值期;銀行類老齡金融產品將在2025年前保持良好發展態勢,綜合類老齡金融產品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,并且具有對沖金融風險的巨大優勢。
中國老齡用品業將穩步快速推進
2020年前后,發達國家現有老齡用品的替代品在國內都會看到,部分用品產業規模將無可限量,到2025年初步形成中國老齡用品產業體系。未來,老年保健、老年醫藥市場還將進一步快速發展,市場容量將會進一步提升,與此同時,老年電子、康復、護理、喪葬等用品市場也將巨量增長,老年日用品、老年醫療器械等市場將會成為新的增長板塊。對于生產商來說,未來的著眼點是跟蹤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;對于銷售商來說,未來的著眼點是建設銷售物流網絡,但對于旗艦型老齡產業集團來說,戰略制高點是依托老齡服務網絡構建銷售網絡,外加核心技術開發,如此方能在老齡產業競爭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。